第(2/3)页 提起此事,谢昀脸上的笑意也没了,感叹道:“说实话,我也曾想过弹劾镇国公。” 齐麟苦涩:“我也是。” 王达端起酒杯,一饮而尽。 谢昀默然不语。 气氛沉闷起来。 沈砚之看了看三人神情,知道他们心思。 在座的四个都是山西人,镇国公在山西主持移民,差不多三四户就抽一户,好巧不巧,除了沈砚之的家弟报名入伍了没被拆分,谢昀、王达、齐麟的家人,那都在移民之列。 谢昀、王达的家人是主动移民,而齐麟的家人则是强制移民。 当得知谢昀喜中探花之后,谢昀的家人又想反悔,去找官府要取消自家移民名额,结果大同知府亲自登门训斥,一个探花就敢违背朝廷之策,主动移民白纸黑字红手印,你们敢不认,不认就告至朝廷,让朝廷看看谢家是不是不守信之辈。 人无信不立。 这事一旦闹大,谢昀的探花也未必能保住,谢家这才低头认了。 原本要光宗耀祖,锦衣还乡的谢昀听闻此事之后,人都接近河南地界了又折返金陵,用谢昀的话说:主动移民便是光宗耀祖,不必探花鲜衣怒马。 至于是不是担心惹了大同知府,还是惹了镇国公,那就没人清楚了。 总之,谢昀回到了金陵。 至于沈砚之、王达等人,压根就没打算回去,虽然中进士很光荣,可经过一场科举考试之后,几人发现之前的学问远远跟不上格物学院的学问,就连朝廷的报表都不懂,一些专业名词也搞不清楚,比如隔离消毒、资源置换、火力覆盖、金银本位等…… 入仕的官,基本问题都搞不清楚,谁还有心思回家,至于家里的事,镇国公怎么安排就怎么办,好不容易中了进士,别因为回一趟家,进士沦为尽失了。 第(2/3)页